梁杰s的博客

学习,记录,分享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 搜索

数据结构实验五:二叉树

发表于 2018-06-24 | 分类于 C语言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8k | 阅读时长 ≈ 15 分钟

实验五 二叉树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链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结点存放整数的二叉树结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biTrNode{ int data; int *left, *right; }BiTrNode, *BTree; 编制一C程序,实现如下操作:

  1. 构造一个函数createBTree(),该函数的功能如其名所示,它从键盘接收整数输入,然后根据输入的整数构造一个二叉树。具体细节如下:

    1. 如果输入的是正整数,则该数将被存入二叉树的某个结点数据域(data)中,

    2. 如果输入的是整数 -1, 则表示其前面刚输入的正整数的左或右子树为空。例如:输入数组

      阅读全文 »

数据结构实验四:串

发表于 2018-06-24 | 分类于 C语言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4.5k | 阅读时长 ≈ 8 分钟

实验四 串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串的类型定义。

(2)熟练掌握顺序串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定义如下的顺序串:

1
2
3
4
typedef struct newstr{
char str[MAX_LEN];
int str_len;
}Sstring;

  1. 编制一C程序,实现串的如下操作:

    1. 串赋值 assign(s,t) —-将一个字符串常量赋给串s,即生成 一个其值等于t的顺序串s。

    2. 获取串长度strLength(s)—- 计算并返回顺序串s的长度(即s的字符个数)。

      阅读全文 »

数据结构实验三:栈与队列

发表于 2018-06-24 | 分类于 C语言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6.9k | 阅读时长 ≈ 12 分钟

实验三 栈与队列

1、实验目的

(1)熟悉将算法转换为程序代码的过程。

(2)熟悉栈与队列的定义和表示

(3)熟练掌握顺序栈和链栈的基本操作。

(4)掌握循环队列的结构和基本实现

(5) 熟习循环队列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

(1)顺序栈应用:编制一C++ 程序prog_stack,实现如下功能:

  1. 定义一顺序栈(动态栈)名为 TranSqstack, 实现如下基本操作:
阅读全文 »

数据结构实验二:线性表

发表于 2018-06-24 | 分类于 C语言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11k | 阅读时长 ≈ 20 分钟

实验二 线性表

1、实验目的

(1)熟悉将算法转换为程序代码的过程。

(2)了解顺序表的逻辑结构特性,熟练掌握顺序表存储结构的C语言描述方法。

(3)熟练掌握顺序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等,掌握顺序表的随机存取特性。

(4)了解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C语言描述方法。

(5)熟练掌握线性链表(单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等,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适当的链表结构。

2、实验内容

(1)操作顺序表

  1. 用实验一的原始数据构造一顺序表,命名为 gradeList

  2. 向 gradeList 中插入如下记录:

    张兰, 85, 77, 92 //插入为第7条记录

    王平, 92, 83, 79 // 插入为第 2条

    冯文成,77,68, 80 / 插入为最后一条

  3. 搜寻 gradeList,找到第2,12,和最后一条记录

  4. 搜寻 gradeList,找到 “令狐冲”,’陈海生”的所 有成绩。

  5. 删除 gradeList 中 “岳不群”的成绩记录。

    阅读全文 »

数据结构实验一:C++基础程序设计

发表于 2018-06-23 | 分类于 C语言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2.8k | 阅读时长 ≈ 5 分钟

实验一: C++ 基础程序设计

  1. 实验目的

    1. 复习C语言程序设计,

    2. 回顾C语言结构体类型和指针类型的应用。

    3. 学习用C语言进行文件读写操作.

2.实验内容

某组有15个人,每个人有3门课的考试成绩。求该组单科的平均成绩及每人的平均成绩. 具体成绩单如下表所示:

阅读全文 »

Nginx反向代理教程

发表于 2017-02-06 | 分类于 Linux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3.8k | 阅读时长 ≈ 7 分钟

什么是反向代理?

简单的理解,反向代理其实也是跳板,你访问A的时候,A就会访问B, 并把B的内容返回给你。更严谨的定义,看后我文章后面复制的其他网站的资料。。。。

阅读全文 »

什么是VPS,什么是虚拟化?

发表于 2016-10-05 | 分类于 Linux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681 | 阅读时长 ≈ 1 分钟

VPS的全称为Virtual Private Server,叫做虚拟专用服务器(Godaddy称之为Virtual Dedicated Server,VDS).就是利用各种虚拟化手段把单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台虚拟服务器提供给用户使用.VPS的差别主要在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不同:

阅读全文 »

VPS和虚拟主机谁更好?

发表于 2016-10-05 | 分类于 Linux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1.2k | 阅读时长 ≈ 2 分钟

VPS和虚拟空间那个更好

VPS实际上就是虚拟机的”高级模式”,也就是将一台服务器使用某种虚拟化技术分割成不同的更高等级的“空间”,这些”空间”相互独立,能同时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比如Linux、Windows或Unix等)。当然,部分虚拟主机不支持的网页格式,比如JSP,DO等,vps都可以实现。vps可以看做一台电脑。

虚拟主机的缺点显而易见:不能根据自己网站程序的需求配置不同的环境。比如鼎鼎有名的Wordpress,它最好要在Apache或Nginx下运行,并且开启Rewrite模块,这样才能比较完美的使用它的各种功能。比如Discuz论坛,为了提高效率服务器上最好有缓存组件。有些商业版本的PHP程序可能需要ioncude模块等,但是可能很多虚拟主机却没有提供这些“个性化”的组件,就会影响使用。虽然我们提供ioncube和zend,但是PHP版本是不可以更改的,某些程序需要使用老版本如php5.2的,这时候就需要vps了。

PHP中有很多比较”危险”的函数,例如eval函数.但是因为可能有些PHP程序使用了eval函数,导致虚拟主机的提供商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关闭那些危险的PHP函数.

而VPS则有如下优势:

  1. VPS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从安装系统到配置都是互相独立的.一般VPS服务商都会提供VPS的”管理面板”,在管理面板中可以轻松的重启VPS/为VPS重新安装系统/查看VPS使用网络流量等功能.
  1. 每台物理机上都部署了很多的VPS。物理机被称作“宿主机”或“母鸡”,这些物理机大多都是非常专业的服务器,32G以上内存、数T的存储阵列、16核甚至更多CPU比比皆是。
  1. 宿主机上所有的VPS都共享宿主机的CPU、磁盘、内存等资源,因此如果一台宿主机上部署了过多的VPS,必然导致VPS性能下降。
  1. 在购买VPS前,务必了解虚拟化技术采用的架构。目前一般的虚拟主机提供商都采用了OPENVZ或XEN的架构,这两种架构的异同点可以查看OPENVZ的性能特点与XEN架构的性能特点。
  1. 通常来说,价格越贵的VPS性能越好。但如果你的网站对性能要求并不高,没必要刻意追求高性能。一般512MB的VPS足够大部分普通个人用户使用(安装独立Blog网站+创建VPN服务器等).
  1. 一台VPS主机,可以通过安装各种服务端软件来实现不通的功能,可操作性非常高.
  1. VPS一般提供独立IP,能够有利于网站的SEO和避免被通IP下的不良网站影响。

VPS相比于独立服务器来说,差别是非常小的。除了性能上略次于独立服务器(同等条件下),基本上没有任何不同。但是它却比独立服务器更具性价比、更方便、更便于管理。

简单来说,VPS相对于虚拟空间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性能、更高的安全性。不过VPS可能会要求用户掌握一定的基本Linux使用方法。如果用户不懂Linux操作的话,VPS也可以通过安装kloxo MR面板等方法,直接在VPS上创建自己独立使用的面板。

VI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发表于 2016-10-05 | 分类于 Linux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3.6k | 阅读时长 ≈ 6 分钟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 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8).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号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E) 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h
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
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
光标上移一行

j
光标下移一行

^
光标移动至行首

0
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
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i
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
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
(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
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
粘贴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

q!
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
显示行号

/或?
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
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开文件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切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2、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件进行保存,切换方法:按「ESC」键。
3、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

Swap创建

发表于 2016-10-05 | 分类于 Linux | 评论数: |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938 | 阅读时长 ≈ 2 分钟

1 查看swap 空间大小(总计):

1
2
3
4
5
6
\# free -m 默认单位为k, -m 单位为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77 180 197 0 19 110
  \-/\+ buffers/cache: 50 327
  Swap: 572 0 572

阅读全文 »
123…6

梁杰s

Computer Program

53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GitHub
友情链接
  • wishosting
© 2015 — 2019 梁杰s | 121k | 3:39
由 Hexo 强力驱动 v3.7.1
|
主题 — NexT.Gemini
粤ICP备18103370号
0%